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如何理解心物一元

生存於物質世界裡﹐從小接受辯証唯物主義教育的我要想真正理解“心物一元” 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很慶幸萬行法師在這章裡簡單和清楚地講解了應當如何正確地理解“心物一元”。

佛教講﹐因為心動﹐才產生“萬有” 。那麼如果我們的心不動﹐萬有還存在嗎﹖回答肯定是存在。這是不是與佛教講的相違背嗎﹖

六祖講﹕“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的心動” ﹐那麼心沒有動﹐風和幡還會不會動﹖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如果心不動﹐風動和幡動就與你無關。換句話說﹐如果你看見了或感覺到了風動和幡動﹐是因為你的心動了。也就是說﹐當你看到萬事萬物﹐就是看到自己的內心。

我們每天看到的是什麼呢﹖美麗還是醜惡﹖希望還是絕望﹖苦還是甜﹖所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寫照。

萬行法師提到﹐有些人總是抓住別人的缺點和把柄不放。“住” 在別人的缺點上﹐是在把別人的業障都收集到自己身上﹐久而久之自己的內心就會是充滿了黑暗。

學佛﹐是要在紅塵中看自己內心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自己的內心﹐反應越強烈﹐就越容易看清。“煩惱即菩提” 就是借助煩惱﹐檢查自己的內心﹐修正自己﹐降伏自己﹐把它轉化成為智慧。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annasacheung/article?mid=114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您的意見